海水到底有多“咸”? 这个问题, 这颗卫星能回答
2024年11月14日,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抓总研制,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动力环境观测领域又迈出重要一步,填补了我国海洋动力卫星系列在海洋盐度探测能力上的空白。这颗卫星可满足海洋、减灾、农业、气象等多个行业和业务部门的迫切需求,为我国实施海洋资源开发、灾害防治和环境监测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在轨飞行示意图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海洋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海洋动力环境中,温、盐、深、风、浪、流等要素,是读懂海洋的“六大密码”。其中,海洋盐度测量是海洋探测的一大难关,目前,全球都还没有大范围、连续、稳定的高精度海洋盐度探测数据。我国通常采用海洋科考船或漂流浮标的形式来获取一手海洋盐度数据,数据覆盖范围和观测连续性有限。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研制团队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探索。“运用卫星遥感手段探测海洋盐度,主要是通过卫星获取海面微波辐射亮温数据,再传至地面反演而成。但是,亮温的变化幅度很小,探测通常还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卫星研制人员介绍,海面温度、海面粗糙度、人为信号干扰等因素,都会影响微波辐射计测量的精准度。要通过卫星“看”到海水的盐度,是世界级的难题。 卫星研制人员确认卫星状态 为排除干扰因素,研制团队采用联合探测的方式,给卫星配置了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主被动探测仪和频谱监测仪3类遥感载荷。在太空工作时,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像是一位熟练掌握“望闻问切”技巧的中医,既能对全球海洋进行大范围的连续观测,也能“收听”海面的微波信号,询问干扰源的方位并锁定干扰信息,还可以主动发射微波信号“触摸”海面的“皮肤状况”,探测海面粗糙度。 每天,该卫星都能获取全球70%以上的海洋盐度数据,每3天可覆盖全球。它不仅看得广,还能看得精。远在太空的卫星,能精准探测到无垠海洋中0.1克盐含量的变化,还能通过在轨定标,定期校正自身探测精度,确保长期在轨保持高精度的观测能力。这些数据全部汇集至地面站,经过数据处理,就能反演出海洋盐度信息。在看海的同时,卫星还能兼顾陆地土壤湿度的测量,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后,海洋盐度数据将在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生态预报、短期气候预测、水循环监测与研究、水下环境保障、极地海冰监测、海面风场和台风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例如,在海洋气象预报、天气预报、渔场预报等场景中,海洋盐度数据能够提供重要参考,卫星兼顾的土壤湿度测量也能为相关部门了解土壤水分情况、冻融情况,进行旱灾、雪灾监测等需求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未来,海洋盐度探测卫星数据也将为全世界各国所共享,为全球海洋治理、维护全球海洋环境和人类共同利益贡献中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