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教师过剩! 即便教师群体过剩, 精简也不应该对弱势群体开刀!
文:双旗镇客栈 (我们在这个尘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取悦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纪元:初级职称二十六年,中级职称元年。 教师过剩,这或许是一个阴谋之下的最终结论。 这个结论,应该源自于教育管理部门有意识放出风声来,让原本就没有什么自主意识的乌合之众仇师仇校仇教育的心理有了发泄的出口——教师再也不是稀缺资源,而是一种累赘。 他们每个人都完全不谈教师群体过往的功劳,很有一些卸磨杀驴的味道,而这一切都源于底层教师们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当然,每个人也不去谈教师群体的“局部超编,整体缺编”问题,他们或者有意,或者无意地都做了坐井观天的那只青蛙——乡村学校里面的确学生稀少,可是,在城市学校里面,动辄七八十人,甚至于一百人的超大班额依旧存在! 不要跟我说治理大班额问题在纸面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你们谁到过我们大河南的所有地级市来一所一所学校看过? 反正,我作为一名业余自媒体作者,我可以肯定一点:在我们大河南的地级市里,百人左右的大班额问题依旧广泛存在! 不过,我说这些都没有作用!乌合之众们仇师仇校仇教育,教育管理者急于进行权利方面的变现,希望搅浑一池水,没有人会在意我的各种说法,大家都会认为:教师过剩,就是过剩了! 然后,相关方面就可以撤点并校,将原本有了小孩儿和中青年人才叫宜居乡村的乡村再也不太可能宜居,进而可以顺利推进城市化,将许多人关进一个个鸽子笼里面,终其一生也不能离开,大大提高GDP,每一个人都不能顺利躺平。 再然后,相关方面就可以借助这个风声和乌合之众的心理,大刀阔斧地对教师群体进行精简,美其名曰:精兵简政,掩盖其抛掉财政负担的真实目的。 所有教师个体,尤其是那些情商低、人脉稀,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作为座右铭的教师个体;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方面践行了“红烛精神”的教师个体,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不得不抑郁,甚至于做出一些极端的自我了结的事情来。 精简教师队伍?好吧,如果牺牲了教师们的大好青春年华之后,需要精简教师队伍,而那些站在干岸上的乌合之众们也已经被蛊惑,那么,我也只好同意精简教师队伍! 可是,怎么精简教师队伍,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问题。 你以为的教师队伍是什么?你以为的教师队伍一定都是一线教师,他们不是语文教师就是数学教师,一个个冲锋在教育第一线,每一天都有三到四节课要上,然后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核和辱虐式管理,对吗? 可是,你们都错了! 如果你们换一个视角,不要用仇师仇校仇教育的视角来观察教育,而是用自己所处社会底层的视角来观察教育,你们将会发现一个问题:一个群体的庸众,往往不是第一线工人的臃肿,而是管理人员的臃肿,是人浮于事、不干实事的人臃肿! 我有二十七年一线教龄,我敢这么说,二十七年以来,这么几所学校看过,我发现每一所学校里面,真正冲锋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包括那些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要他们在教育第一线就算数),大概只占学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左右! 其余三分之一的教师个体,他们要么就纯粹是所谓行政管理人员,整天做一些务虚的、给教师们带来灾难的事情;要么就是各种各样的“皇亲贵胄”,名义上在学校当一个教师,但他们根本没有上课压力,更加没有考核压力,顶多担任一门可有可无的副课,但却可以顺利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在学校里面的江湖地位不可忽视! 如果想要真正精简教师队伍,为什么不能自上而下地精简:先期精简掉学校上面那个教育管理部门的办公人员,真真正正让他们下岗失业;然后再精简掉学校里面那些根本没有长期担任过主课教学工作,近似于吃空饷的教师个体呢? 如果先期进行了上述两种方式的精简,然后再来精简一线教师,我想,不会有人有意见,您觉得呢? |